——探索共享式園中園發展路徑系列報道之五

臨軸集團與Z&S軸承公司合作共建的中塞(國際)軸承產業共享實驗室。 沈建榮攝
本報記者 孫瑞超
生產實踐中,一些企業存在技術人員少、創新能力不足的痛點,也有一些企業因為高端儀器單價高、操作門檻高而對自建高端實驗室望而卻步,還有一些企業則是遇到設備易尋、技術難求的問題。
針對這些痛點難點,我市以服務企業創新為理念,推動企業、高校、研發機構等打破信息壁壘,搭建技術創新共享平臺,開展聯合攻關,解決核心技術問題,并延伸發展產品檢驗檢測等服務能力共享,實現資源有效整合、優化配置和柔性匹配,推動本地特色產業集群企業降本增效,促進轉型升級。
不久前,位于任澤區龍泉劍厚力五金產業園的河北厚智金屬制品有限公司,研發出干壁釘磷化新工藝,鹽霧試驗可達48小時,個別型號能達到96小時,遠超36小時的行業標準,敲開了歐美高端市場大門。
作為一家制釘企業,厚智公司將研發力作為企業的生命力。一段時間以來,其研發進程不斷加快,研發投入成本反而降低了?!敖当驹鲂А钡慕Y果,離不開龍泉劍厚力五金產業園共享技術服務平臺的賦能。
“園區依托中國五金制品協會、全國五金技術標準委員會,提供工藝優化、標準化質量檢測等服務,讓小企業也能享受到優質科研資源?!眻@區負責人鐔玉龍說,如今,入駐園區企業研發周期縮短15%,產品合格率從原來的96.7%提升至99.6%。
在我市,像厚智公司這樣借助共享技術創新平臺搭上“快車”的企業不在少數。
在中國·臨西“國際軸之城”,由臨軸集團與Z&S軸承公司合作共建的中塞(國際)軸承產業共享實驗室里,河北寶瑞明軸承制造有限公司的一批深溝球軸承經過細致檢測,拿到參數精度合格報告。
“過去,產品檢測得去省外,拿到合格報告最快也得半個月,各項花銷近萬元?!睂毴鹈鞴究偨浝韽堼垊傉f,現在權威實驗室就在家門口,報告當天可取,檢測成本省下40%。
臨西滾動軸承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功能與實驗室功能整合,填補高端軸承探傷檢測、材質光譜分析等技術空白。目前,已有40多家軸承企業加入實驗室共享團隊,助力企業研發周期縮短20%至30%,研發成本降低約25%。
今年,臨西縣與河北清華發展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,設立“河北清華發展研究院臨西軸承專項概念驗證基金(資金)”,與清華大學等20余家院校、企業共建技術聯盟,在科研創新、人才培養交流等領域開展合作,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人才支撐。
技術創新共享,帶動產業協同發展、激發企業發展活力的實例還在增加。我市各地積極探索產學研合作模式。邢臺泰洲智造產業園與天津美術學院、天津大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,提供20多項全方位設計與研發服務;華密新材特種橡塑產業研究院搭建共享創新平臺,為30余家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支持,帶動近億元的產業規模效益;惠朋人工智能電力精密裝置產業園與高校合作,謀劃建設共享實驗室、中試基地等,加速技術突破和成果轉化……企業與高校、企業與企業強強聯合,以現實需求為導向提升創新力,突破技術研發瓶頸,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持續動能。